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東亞紋飾史專題研究
The History of East Asian Ornaments 
開課學期
103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藝術史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施靜菲 
課號
ARHY7093 
課程識別碼
141 M151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四3,4,@(10:20~) 
上課地點
樂學館205 
備註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15人
外系人數限制:5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人類亟求裝飾的慾望,與人類的歷史一樣久遠。從遠古時期,我們就看到人類留下紋飾的痕跡,直至今日,紋飾仍然時時刻刻出現在我們的身邊。相對於西方對裝飾藝術的看法,例如十九世紀末在實用主義的思潮影響下,紋飾被認為是多餘的、無用處的附加物,工藝品與建築一樣,應以實用為主要目的,多餘的裝飾沒有存在的必要;東亞紋飾傳統有著本身相當獨特的發展,紋飾在東亞社會中佔有重要的位置,並且在有意或無意間發揮根深蒂固的重要影響力。紋飾在東亞社會中之重要性在目前的研究中,尚未被廣泛察覺,從東亞紋飾發展的角度出發,深入而客觀地定位紋飾在東亞社會中的位置,即為本課程最主要的任務所在。課程的特色有二:第一,將東亞紋飾史放在世界藝術史的宏觀的角度來看,與其他文明(例如西洋、伊斯蘭世界)的紋飾發展史對照來看,以突出東亞紋飾史之獨特發展。第二,重點將放在七世紀唐代國際樣式出現以後的東亞紋飾發展,因考慮到唐帝國之文化強勢,使得東亞文化圈(中國、韓國、越南及日本)所使用的紋飾有極高之共通性。其中主要由漢字象形及表意文字特質所發展出來的紋飾傳統,在東亞地區廣泛流傳;並且這個唐代國際樣式奠立之後的紋飾傳統,從七世紀直到現今皆有持續不斷地的發展。

單元主題
週次 單元主題
第1週 導論
第2週 方法論
第3週 歐洲紋飾研究
第4週 伊斯蘭紋飾研究
第5週 中國紋飾研究
第6週 中國早期紋飾發展
第7週 絲路與唐代國際樣式I
第8週 絲路與唐代國際樣式II
第9週 宋代紋飾I:紋飾傳統的奠定
第10週 宋代紋飾II:營造法式
第11週 唐代到宋代紋飾發展的轉變
第12週 元青花:宋元紋飾的集大成
第13週 明代紋飾I:官樣
第14週 明代紋飾II:官方與民間之互動
第15週 清代紋飾I:清宮的吉言活計
第16週 清代紋飾II:紋飾典故百科
第17週 期末報告
第18週 期末報告
 

課程目標
本課程目標有三:
一、帶領學生回顧過去有關紋飾之研究,包括西洋、伊斯蘭世界及東亞紋飾等範疇。
二、訓練學生熟悉相關一手材料,包括公私立收藏之傳世品與考古新出土材料、歷代相關圖譜等。
三、基於對一手材料的掌握,從跨文化的角度思考東亞紋飾傳統的特點,以及與紋飾相關各種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。
 
課程要求
1. 課堂參與:每週上課前閱讀當週教材,尋找、整理相關一手材料,課堂上輪流報告閱讀教材並參與討論。
2. 期末報告一篇,6000-8000字左右。

成績評量方式:
1.上課出席與表現 40%
2.期末報告 60%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無資料